张澄教授团队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时间:2019-01-08 17:20:54   浏览量: 次
【本站讯】 1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召开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奖励大会并为获奖人员颁奖。
由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张澄教授、张运院士、张铭湘教授、张薇教授和山东大学生命科学院苗俊英教授完成的项目“心血管重构分子机制、检测技术和干预策略的基础研究”获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突破了山东省医学界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项目空白的历史,也使年仅38岁的张澄教授成为该年度国家科技奖励项目中最年轻的第一完成人。
近年研究发现,血管重构和心室重构是构成心血管事件链的两个关键病理环节。然而,在心血管重构研究领域中存在着动物模型缺如、发生机制不明、检测方法受限、干预靶点甚少等重大科学问题。以张澄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的心血管课题组针对上述科学问题,进行了为时10年的基础研究,取得了多项原创性成果:建立了可模拟人类心血管重构的动物模型,包括新西兰兔斑块破裂模型、ApoE-/-小鼠斑块破裂模型以及糖尿病性心肌病大鼠模型。揭示了心血管重构发生和发展的分子机制,发现长期冷刺激可导致小鼠脂溶解,血脂水平升高,加速动脉粥样硬化(AS)病变;发现了血管内皮细胞自噬促进剂和小分子激活剂,为研究细胞自噬提供了新的工具;发现精氨酸酶1减轻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的炎症因子表达,进而稳定AS斑块;发现铁调素可促进巨噬细胞内铁沉积、脂质积聚、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释放,导致斑块不稳定;发现了炎症因子抑制胶原合成的新通路。检出了心血管重构的易感基因和斑块破裂的预警指标,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心血管事件的易感基因;发现斑块应变是预测斑块易损和破裂的可靠指标。证明了可有效干预心血管重构的新靶点和新药物,发现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过表达和血管紧张素1–7可减轻斑块病变、改善糖尿病左室重构和糖尿病性肾病,阐明了这些疗效的关键分子和信号通路,提出了心血管疾病治疗新轴线的概念;首次发现调节性T淋巴细胞在稳定易损斑块和预防腹主动脉瘤中的作用和机制;发现TRIB3基因沉默可减轻糖脂代谢异常和胰岛素抵抗,抑制和稳定AS病变,改善糖尿病左室重构;发现了血管和动脉再生因子改善缺血区血流灌注和功能的作用。
这些研究在Eur Heart J、J Am Coll Cardiol、Cell Met等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120篇,其中代表性论文8篇, IF>20的论文2篇,IF≥10的论文8篇,多次获得编辑部正面评论,被Nat Rev Drug Discov、Nature、Nat Rev Immunol、Nat Med等国际一流期刊广泛引用,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国际F1000 Prime优秀论文和全国优秀博士论文等奖励,培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个、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取得了重大的社会效益。
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78个项目和7名科技专家,合计285项(人)。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奖38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7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73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技合作奖5人。
【作者:张猛 来源:心内科 责编:高丹璎】
单位 | 发布量 | |
1 | 学生工作处 | 14 |
2 | 党委宣传统战部 | 12 |
3 | 护理部 | 11 |
4 | 急诊科 | 9 |
5 | 医务处 | 8 |
6 | 神经外科 | 8 |
7 | 人事处 | 7 |
8 | 普通外科 | 6 |
9 | 小儿外科 | 6 |
10 | 心血管内科 | 6 |
11 | 教育处 | 4 |
12 | 科研处 | 4 |
13 | 后勤保障处 | 4 |
14 | 临床技能培训中心 | 4 |
15 | 小儿内科 | 4 |
16 | 神经内科 | 4 |
17 | 重症医学科 | 4 |
18 | 党委组织部 | 3 |
19 | 团委 | 3 |
20 | 门诊部 | 3 |
21 | 医师培训处 | 3 |
22 | 泌尿外科 | 3 |
23 | 老年医学科 | 3 |
24 | 检验医学中心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