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传祝教授团队在罕见病领域发表系列研究成果
时间:2023-08-18 14:11:46   浏览量: 次
【本站讯】近日,齐鲁医院神经内科焉传祝教授团队在神经系统罕见病研究领域取得了系列新进展,研究成果先后发表于国际神经病学领域顶级期刊Brain(研究论著,中科院一区,5年影响因子14.6)、临床神经病学领域顶级期刊JAMA Neurology(短篇报道,两篇,中科院一区,5年影响因子22.2),神经病学领域顶级期刊Neurology(病例报道,当期封面图片,中科院一区,5年影响因子10.3),运动障碍疾病顶级期刊Movement Disorders(Research letter,中科院一区,5年影响因子9.5)和分子遗传学经典期刊Human molecular genetics(研究论著,中科院二区,5年影响因子5.1)。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是一种致命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由来自大脑和脊髓的运动神经元的缺失引起。近年来的动物实验结果显示,脑胶质淋巴系统损害可能是ALS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然而迄今为止,尚无研究验证ALS患者中是否存在脑胶质淋巴系统损害。焉传祝教授团队在齐鲁医院中心院区和青岛院区建立了完善的ALS临床研究队列,是国内外较大的拥有完整神经影像和体液生物样本的单中心ALS研究队列。在此基础上,课题组通过先进的磁共振成像技术,首次发现在疾病的早期阶段,ALS患者即可出现显著的脑胶质淋巴系统功能障碍,且睡眠障碍,尤其是睡眠效率下降和周期性腿动指数增高与ALS患者脑胶质淋巴系统损害关系密切。此外,代表脑胶质淋巴系统损害的ALPS指数可以作为ALS有效的早期诊断标志物,同时本研究揭示了脑胶质淋巴系统可作为延缓ALS疾病进展的干预靶点。本研究的结果进一步拓展了对脑胶质淋巴系统与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之间关系的理解,有助于围绕相关靶点开发与脑胶质淋巴损害相关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新疗法。本研究结果以研究论著的形式于2023年8月发表在Brain(PMID: 37584389)上,山东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及齐鲁医院神经内科兼聘副研究员刘双武教授和齐鲁医院神经内科在站博士后孙晓晗医师为本论文共同第一作者,齐鲁医院神经内科焉传祝教授和林鹏飞副主任医师为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山东大学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单位。
神经元蜡样质脂褐质沉积症是一种十分罕见的遗传性神经系统疾病,焉传祝教授团队在一个病因未明的神经元蜡样质脂褐质沉积症的家系中,发现单亲二倍体可能是少数病因未明的成年晚发神经遗传病的病因,本发现有助于一些罕见遗传病基因检测结果的解读。本论文以短篇报道的形式于2022年5月发表在JAMA Neurology(PMID: 35576013)。神经内科在读博士生余雯菲和曹丽丽主任医师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神经内科林鹏飞副主任医师为论文通讯作者。
既往认为MYBPC1基因变异与先天性肌病和肌源性震颤有关,焉传祝教授团队通过肌肉超声证实MYBPC1基因变异引起的表型应更准确地描述为肌肉快速交替收缩和舒张产生的肌肉振动,而非肌源性震颤。本发现以短篇报道的形式于2023年4月发表在JAMA Neurology(PMID: 37093584)上。神经内科在读硕士生赵影为论文第一作者,纪坤乾副主任医师为论文通讯作者。
遗传性弥漫性白质脑病伴球形体(HDLS)是中枢神经系统一种罕见的脑白质病,既往认为脑活检是该疾病诊断的金标准。焉传祝教授团队报道了两例晚发型HDLS患者并证实皮肤活检是诊断HDLS的一种高效的替代脑活检的手段。本论文以病例报道的形式于2023年3月发表在Neurology(PMID: 36973072)并成为当期封面图片。齐鲁医院神经内科宋承远副主任医师和在读硕士生吴凤娟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赵玉英主任医师为论文通讯作者。
遗传性小脑共济失调是一组以进行性共济失调和小脑萎缩为主要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具有较高的临床和遗传异质性。编码过氧化物还原酶3的PRDX3基因中双等位基因突变可以导致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脊髓小脑共济失调32型(SCAR32),但世界上仅有数例报道。焉传祝教授团队确诊了一个SCAR32的家系,患者携带PRDX3基因复合杂合的无义突变c.619C>T(p.Arg207Ter)和非经典剪接位点突变c.311+5G>T。进一步功能验证结果表明,位于内含子3的剪接位点突变c.311+5G>T在PRDX3基因前体mRNA剪接中导致外显子3整体跳跃。此外,该无义突变和非经典剪接位点突变引发了无义介导的mRNA降解,降低了过氧化物还原酶3蛋白的表达。本发现除了扩展了PRDX3基因突变的表型与突变谱,还提示了内含子+5位点G碱基替换对5’供体剪接位点与U1 snRNP互补区域之间的配对稳定性有害,导致前体mRNA剪接异常。本论文以Research letter的形式2023.08发表于Movement disorders(PMID: 37553955)上,齐鲁医院神经内科在读硕士生王光裕为论文第一作者,林鹏飞副主任医师和赵玉英主任医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肢带型肌营养不良R7型(LGMDR7)也称为肢带型肌营养不良2G型,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肌肉疾病。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焉传祝教授团队牵头联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福建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建立了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LGMDR7多中心队列研究,总结了中国LGMDR7患者的临床、病理、影像学以及分子遗传学特点,这些发现扩大了中国LGMDR7患者的表型谱、肌肉病理特点和突变谱系,为本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以及病理机制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本研究以研究论著的形式于2023年5月发表在遗传学经典期刊Human Molecular Genetics(PMID: 37216648)上。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内科在读博士生吕晓晴和福建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林锋主治医师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内科林鹏飞副主任医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罗苏珊主治医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吕鹤主任医师为本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为本论文第一单位。
相关链接:
1.Brain:DOI:https://doi.org/10.1093/brain/awad274
2.JAMA Neurology (uniparental disomy):DOI:https://doi.org/10.1093/brain/awad274
3.JAMA Neurology (Muscle Vibration):DOI:https://doi.org/10.1001/jamaneurol.2023.0818
4.Neurology:DOI:https://doi.org/10.1212/wnl.0000000000201684
5.Movement Disorders:DOI:https://movementdisorder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mds.29575
6.Human Molecular Genetics:DOI:https://academic.oup.com/hmg/article-abstract/32/15/2502/7175396?redirectedFrom=fulltext&login=false
【作者:林鹏飞 来源:神经内科 责编:尹璐 审核:刘艳】
单位 | 发布量 | |
1 | 学生工作处 | 14 |
2 | 党委宣传统战部 | 12 |
3 | 护理部 | 11 |
4 | 急诊科 | 9 |
5 | 医务处 | 8 |
6 | 神经外科 | 8 |
7 | 人事处 | 7 |
8 | 普通外科 | 6 |
9 | 小儿外科 | 6 |
10 | 心血管内科 | 6 |
11 | 教育处 | 4 |
12 | 科研处 | 4 |
13 | 后勤保障处 | 4 |
14 | 临床技能培训中心 | 4 |
15 | 小儿内科 | 4 |
16 | 神经内科 | 4 |
17 | 重症医学科 | 4 |
18 | 党委组织部 | 3 |
19 | 团委 | 3 |
20 | 门诊部 | 3 |
21 | 医师培训处 | 3 |
22 | 泌尿外科 | 3 |
23 | 老年医学科 | 3 |
24 | 检验医学中心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