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要闻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齐鲁要闻

史本康教授团队联合多家单位合作发表论文揭示膀胱癌免疫新机制

时间:2024-05-14 16:32:36   浏览量:

【本站讯】近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泌尿外科史本康教授、陈守臻副教授联合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等团队合作在Proc. Natl. Acad. Sci. U.S.A.(美国科学院院刊)发表了题为“Tumor-Neutrophil Crosstalk Orchestrates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to Determine the Bladder Cancer Progression”的研究论文。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荆卫强为本论文的第一作者,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史本康教授、陈守臻副教授、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赵云雪副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刑念增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为该论文第一作者单位和最后通讯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为共同通讯作者单位。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近年来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如何更好地理解膀胱癌内的免疫微环境,将会为提升免疫治疗的效果提供重要参考。中性粒细胞是人体内数量最丰富的免疫细胞,在多种肿瘤中占有较高的比例,同时对多种肿瘤的发展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但中性粒细胞在膀胱癌中的具体作用机制目前尚未被完全阐明,且膀胱癌细胞与中性粒细胞的相互作用关系尚未明确。

本研究团队从临床膀胱癌标本入手,发现膀胱癌的肿瘤样本中存在较多的中性粒细胞浸润,且中性粒细胞的浸润与膀胱癌预后呈现负相关。使用膀胱癌动物模型,本研究团队进一步证明了膀胱癌细胞能够招募中性粒细胞进入膀胱癌组织,同时被招募的中性粒细胞能够通过分泌HGF促进膀胱癌的进展。基于中性粒细胞在膀胱癌中的重要作用,本研究团队使用转基因小鼠模型,进一步证明了减灭中性粒细胞能够显著抑制膀胱癌的生长,这将为后续开发靶向中性粒细胞的膀胱癌新疗法提供理论基础与实验依据。本研究系统解析了膀胱癌免疫微环境中肿瘤细胞与中性粒细胞的相互作用机制。

史本康教授课题组一直从事包括膀胱癌在内的多种泌尿系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相关研究近3年先后发表在国际期刊Molecular Cancer(2021)、Cancer Research(2022)、Advanced Science(2023)、Molecular Cancer(2024)、PNAS (2024)等期刊,本研究得到了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经费、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和CSCO肿瘤专项基金等的资助。

相关链接: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8713626/

【作者:陈守臻 来源:泌尿外科 责编:李小诗 审核:刘艳】

单位排行 根据11月新闻发稿量进行统计

  单位 发布量
1 党委宣传统战部 17
2 医务处 9
3 学生工作处 8
4 护理部 8
5 心外科 7
6 临床技能培训中心 6
7 医师培训处 5
8 医疗保险管理办公室 5
9 普通外科 5
10 急诊科 5
11 国际合作交流处 4
12 神经内科 4
13 神经外科 4
14 团委 3
15 院长办公室 3
16 人事处 3
17 门诊部 3
18 妇产科 3
19 血液科 3
20 耳鼻咽喉科 3
21 重症医学科 3
22 手术室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