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要闻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齐鲁要闻

陈玉国教授团队合作揭示急性心血管事件风险评估的潜在血浆代谢生物标志物

时间:2024-07-15 15:12:49   浏览量:

【本站讯】近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急诊科、山东省急危重症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陈玉国/王甲莉教授与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张涛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朱正江研究员团队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中科院1区,IF=14.7)在线发表了题为“Plasma metabolomics reveals the shared and distinct metabolic disturbances associated with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冠心病急性心血管事件风险评估的潜在血浆代谢生物标志物,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和转化应用价值。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中青年群体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强度和压力增大、危险因素未予控制等,冠心病发病率仍持续上升。我国冠心病现患人数高达1139万,且心血管事件(例如心源性死亡、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心力衰竭)发生率居高不下,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负担。因此,准确评估冠心病急性心血管事件风险并实施风险导向的二级预防十分迫切。然而由于不同事件的发生和进展过程存在异质性,针对心血管复合事件进行风险评估远不能满足临床精准化防治的需求。

为探索心血管复合事件和不同类型心血管事件(心源性死亡、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心力衰竭)之间共同和差异的代谢紊乱,发现潜在的预后预测代谢生物标志物,本研究利用稳定性心绞痛与急性冠脉综合征诊疗规范及应用方案的精准化研究(BIPass研究)患者队列和生物样本,开展了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和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

研究结果发现,共有23种代谢产物与心血管复合事件相关,其中大多数为中长链酰基肉碱;酰基肉碱代谢紊乱是心血管复合事件共有的代谢模式改变。该研究也揭示了不同类型的心血管事件之间的差异代谢模式,特别是发现了心力衰竭的代谢模式与其他心血管事件不同,即心力衰竭患者存在明显的甘油磷脂代谢紊乱。另外,该研究还发现代谢产物能够增加临床常用的TIMI变量对心血管复合事件的预测效能,尤其是能够显著增加TIMI变量、hs-cTnT和NT-proBNP对心力衰竭事件风险的预测效能。

该研究有助于阐明不同类型心血管事件共有和差异的代谢紊乱,揭示了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特定预后预测生物标志物。基于该项工作,项目组提出了冠心病心血管事件风险评估的两步法策略,即首先基于共同代谢产物评估心血管复合事件的总体风险,然后根据特异代谢产物评估单个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在该理念的指导下,项目组已开展潜在代谢生物标志物的靶向定量检测方法,将在临床队列中验证其预测作用,并进一步推动临床转化应用。

陈玉国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急危重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基础和转化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成果,在CirculationEuropean Heart Journal、Nature Communications、the Lancet Public HealthJAMA Cardiology等发表论文400余篇;获教育部、中华医学会、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多项。本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0908700)、山东省科技创新工程(2021ZLGX02)等项目的大力支持。

相关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4-50125-2

【作者:吕嘉丽 潘畅 来源:急诊科 责编:李小诗 审核:刘艳】

单位排行根据6月新闻发稿量进行统计

  单位 发布量
1 学生工作处 12
2 党委宣传统战部 10
3 教育处 7
4 门诊部 7
5 普通外科 7
6 团委 5
7 人事处 5
8 医务处 5
9 医师培训处 5
10 后勤保障处 5
11 心血管内科 5
12 骨科 4
13 神经内科 4
14 急诊科 4
15 手术室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