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天团的最后战斗——为重症患者一人一策制订治疗方案,等待武汉抗疫之战插上胜利的红旗
时间:2020-04-14 08:19:59   浏览量: 次
4月8日,武汉解封,当地疫情防治形势越发明朗,人们的生活也渐渐恢复如常。为了这个日子,全国4.2万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持续奋战在抗疫一线。到3月中下旬,按照“明确职责、统一管理、分级分类、先后有序、压茬撤回、安全高效”的基本原则,一支支逆行而来的医护人员,在完成了高水平的医疗救治工作后,伴随着掌声、鲜花和泪水,分阶段回撤,告别江城。但同时,还有多支高水平医疗团队在武汉坚守到了最后,为重症患者一人一策制订治疗方案,等待武汉抗疫之战插上最后胜利的红旗!在留守的日子里,生命时报赴武汉特派记者采访了被网友称赞为“留守天团”的他们。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第四批援鄂医疗队:患者的认可是为湖北“拼过命”的最好留念
4月6日,两架包机先后降落在济南遥墙国际机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第四批援鄂医疗队131名医护人员平安凯旋,这是山东省援鄂医疗队中最后返回的一支队伍。医疗队队长、齐鲁医院呼吸科副主任李玉在机场汇报了援鄂工作:从2月7日抵达武汉起,60天累计收治新冠肺炎患者164例,其中危重症和重症84例,治愈出院128例,无一例重症病人转为危重症。领队费剑春说:“齐鲁医院医疗队非常有战斗力和默契,将一些比较高级的生命支持方法应用得游刃有余,取得了不错的疗效。”
队员高帅感慨,山东12批医疗队前赴后继,帮助荆楚大地重现生机,作为其中一员,他由衷地感到骄傲和自豪。“出征时喊出的口号‘坚定信心,不辱使命,齐鲁精神,敢打必胜’,我们做到了!”
副领队、齐鲁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曹英娟告诉记者,队员们太令人感动,有时甚至让她心疼。“我们有一个原则:只要不舒服,必须立马告知组长,出隔离病房。”曹英娟说,有一次,她夜里去病房巡视,恰巧遇到一位队员突发身体不适。这位队员出病房后特别愧疚地说:“主任,对不起!”“我当下鼻子一酸。孩子们不舒服了,应该由我去关心爱护,但他们却为提前下战场而难过。”曹英娟忆起那一幕仍有一丝心酸。
曹英娟告诉记者,齐鲁始终强调护理的是病人,而不是疾病。一天晚上8点多,有位患者病情不太稳定,需要转院到曹英娟所在的病区。当时,护士长已经下班了,收到通知二话没说就折回病房,一直忙到凌晨2点多。在收治患者的过程中,护士通过心电监护及时发现患者发生室颤,立即进行了心肺复苏,为医生的后续诊治赢得了宝贵时间。“当时情况危急,如果病情观察、紧急救治稍有不及时或不到位,患者都救不回来。”曹英娟说,类似的情景发生过太多次了。“她们绝对配得上‘战士’的称号。”
一位患者出院时写的“感谢信”让曹英娟印象深刻。“他身边没有纸,即便这样也要坚持表达心中所想——在连花清瘟的药盒上写下了感谢的话。” 4月4日,得知医疗队即将撤离,许多患者抱着医护人员流下了不舍的眼泪。张艳艳收到一位患者亲手制作的卡片,正面是两人的合影,背面是象征武汉的樱花标本。“卡片虽小,但情谊深厚,这是患者给予的最大认可,是我在湖北‘拼过命’最好的留念。”张艳艳说。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第三批援鄂医疗队:越到最后仗越难打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援鄂医疗队的141名队员,承担着80张病床的危重症救治任务,直到4月7日撤离。这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最后一支撤离的国家医疗队,也是四川省最后一支撤离的援鄂医疗队。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长康焰对记者说:“早于我们而来的10位华西医护人员,本可以随其他医疗队一起回成都,但看到我们还在奋战,他们就主动留下来并肩作战。”
“对于坚守到最后,我们一直都有心理准备。”康焰坦言,越到最后,仗越难打,但他们就是奔着救治重症患者而来的。“虽然最后阶段我们只负责60多位患者,但治疗和护理的难度却加大了。”康焰告诉记者,主要因为高龄病人多,“85岁以上的有近10人,他们自理能力差,甚至没有自理能力,大都需要护士喂饭、协助上厕所。”对此,华西医疗队重新细化分级管理,加强照护,预防老年病人可能出现的风险。“把重症病人彻底分流,或等病人数量减少到可以转交给当地医院定点收治,我们才算完成任务,才能安心撤离。”
重症医学科医生见惯了令人感动的事情,但有一件小事,始终让康焰既感动又感慨。3月23日,各省援鄂医疗队领队及部分代表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亲手种下了一片“逆行天使林”。武汉有一天风雨大作,大家上早班时,看到刚种下的金桂树都被吹倒了。“我们想等雨停了再说,可第二天早上,华西的金桂树却笔直地挺立着。一打听才知道,当晚下班的3名护士看到华西种的树倒了,冒着大雨走进泥水里把它们扶正了。”康焰说,这并不是一件不得了的事,但从细微之处可以看出华西队伍的凝聚力。
在驰援武汉的这段时间里,康焰一直对队伍充满信心。华西医院从2008年开始,在实践中摸索短时间内拓展重症救治能力的手段。“这次我们带的物资,就是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突发事件中紧急医学救援要求配备的。即便没有外援,两周内我们也能开展基本的医疗救治。”康焰说:“平时派不上用场,但我们一直在演练。华西医院的医护人员大都是国家或省级紧急救援队队员,每年都定期集中培训。”
对于不少网友将留守的医疗队称为“天团”,康焰表示,不能用“谁先走、谁留下”来划分医疗队伍等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让其所属和主管的医疗队留下来,表明国家对最后的重症病人非常重视。“所谓的‘王炸’‘天团’更多的是一种‘负责到底’的信号。”
4月11日,刚回到成都休整了3天,康焰又整装出发,奔赴黑龙江绥芬河支援,开启了新的战斗。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驰援武汉医疗总队:“中山打法”是大家对我们的一种认可
对于经历过抗击非典之战,多次承担国家紧急医疗救援任务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来说,抗疫是战斗也是使命。从2月7日开始整建制接管,到4月7日完成任务返回,中山一院医疗队的131人在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奋战了61天,救治患者246人,治愈出院200余人,其中重症、危重症患者比例超过90%。中山一院医疗队被人们称为“特战队”,他们的战斗经验也被冠以“中山打法”。
“所谓‘中山打法’,是人们对中山一院的肯定。抗疫战斗激发了团队的潜能,很多平时被认为不可能的事情,我们都做到了。对此我感到很自豪。”中山一院医疗队领队、医学工程部主任、显微创伤手外科副主任朱庆棠说,“中山打法”首先是硬件到位。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医疗队驰援前就已做好准备,医院先后调配了价值近2000万元的设备和医疗物资支援一线。“队伍方面,除了重症、呼吸、急诊、心血管等多学科专家,还有一支经历过急诊、重症训练的护士队伍,其中90%都有重症监护的经历。”中山一院护理部主任、中华护理学会呼吸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成守珍说。
“中山打法”的第二招,是建立高级生命支持单元。到武汉后,医疗队发现重症病人收治情况严峻,ICU只有20张床,却收了800多位重症危重症病人。“我们立即建立了一个高级生命支持单元——小型ICU。”朱庆棠说,配有创呼吸机、氧疗仪、多功能监护仪、床边超声机、血液透析机、运药机器人等。中山一院医疗队所在的病区,是非ICU 病区里最早实施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俯卧位通气的。
“我们抵达武汉的第一个24小时,就把病区从零建立起来;第二个24小时,收满了100位重症病人;第三个24小时,开始了气管插管操作;第四个24小时,高级生命支持单元就启用了。”成守珍说:“与死神对抗,分秒必争!尤其是刚来武汉那会儿,一些患者病情变化非常快。虽然我工作了近40年,参与过很多突发事件救治,但这次真的是一场与死神赛跑的生死竞速。”
“中山打法”的第三招,是“医护患一体化,救治康复全覆盖”。每位患者不仅分配有两级主管医生、护士,还根据其基础病以及营养、感染等诊疗需求,安排了相应的主诊专科医生负责到底,并积极开展特殊的专科护理,实施患者全程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这支护理队伍平均年龄只有33.2岁,最年轻的护士才23岁。采访时,刚刚过完58岁生日的成守珍告诉记者:“护士是平凡中见伟大。看上去没什么惊天动地,但这些护理操作、安抚和微笑,能给患者很大的信心和鼓励,有时甚至对康复起决定性作用。”
患者李先生有段时间需要护士喂饭,由于要吸氧,每次得喂1小时。他觉得太难为护士们了,护士却对他说:“没关系,只要你能吃,多长时间我们都愿意。”出院那天,李先生对医护人员说:“我虽然看不见你们的脸,但我看得见你们金子般明亮的心。对你们来说喂饭或许是件小事,但对我来说却恩重如山。”
“两个月,说慢也慢,说快也快。我宿舍前面的这些树,来的时候光秃秃的;后来武汉下雪了,雪花把树枝都覆盖了;经历过大风大雨,它们开始吐芽了;现在,我们要回去了,这些树也枝繁叶茂了。从树的变化,我能感受到武汉的复苏。”成守珍说。
江苏省人民医院援武汉重症ICU团队:最后阶段,更多拼的是意志力
2月13日晚,江苏省人民医院援武汉医疗队抵达武汉,次日下午便整建制接管武汉市第一医院重症监护病区。“一共61张床,不到两个小时就收满了。”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援武汉医疗队队长刘云说,重症ICU跟普通病房不一样,接收的患者病情都比较重,所以压力很大。之后,医疗队的208名医护连续奋战了35天。“3月19日完成武汉市第一医院的任务后,原本以为要随江苏省医疗队撤回,却接到通知转战金银潭医院。”
金银潭医院是传染病专科医院,也是收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最多的医院之一。“国家召唤我们去金银潭,是对我们的信任,也是对江苏省医疗水平的信任,所以我们毫不犹豫担起了使命。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一直在用生命与时间赛跑(编者注:张定宇院长患有渐冻症),我们与这样的英雄一起战斗也很荣幸。”刘云对记者说。
各省医疗队众多,为何会选江苏省医疗队呢?“或许是因为我们队伍构成比较全面。”刘云说:“出发前,我们敏锐地发觉到重症患者有很多基础疾病,因此队伍中不仅有治疗新冠肺炎的呼吸科、急诊科、感染科、ICU的医护人员,还有心脏科、肾脏科、消化科、神经内科的。”此外,他们还多带了3个专科——麻醉科、皮肤科和心理科。“危重症病人要插管,所以带了麻醉科;患者可能有褥疮等皮肤损伤,所以带了皮肤科;病人、医务人员的心理压力都比较大,我们又带了心理科。随队前来的还有设备工程师和信息工程师,专门负责设备的使用培训、修理、远程会诊、与后方的日常通讯等。”
3月23日,医疗队接管了金银潭医院的两个重症监护室,有34个重症、危重症病人,加上后来陆续转进来的,一共有48人。“基本都需要插管、气管切开或上体外膜肺氧合,平均年龄70岁以上,最大的有91岁,绝大多数患有基础病,救治难度大。”刘云坦言,危重症病人是医护人员“守”回来的。“病人的呼吸机参数、氧和指数等稍微变一下就要马上去调,还要随时准备给患者吸痰,因为一旦没及时处理,一口痰都可能导致病人死亡。从照顾吃喝拉撒,到给病人翻身、拍背防止深静脉血栓,再到做血透等治疗,医护人员从早忙到晚,工作量非常大。”
在最后坚守的日子里,驻地酒店会放一些红歌,以及《英雄儿女》等革命影片,激发大家的斗志。“到了最后阶段,拼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更多的是意志力。”刘云说,医疗队还专门做了队训、队歌和队徽——队训是“不忘初心,不辱使命,苏鄂连心,共抗疫情”,队歌由南京师范大学及南京艺术学院的老师谱曲,队徽由南京的梅花和武汉的樱花构成。
4月13日,随着金银潭医院危重症患者人数清零,医疗队完成任务撤离武汉。在这次战“疫”中,刘云最大的感慨就是,医护人员不怕苦、不怕死冲锋陷阵,不仅是说说而已。“实际上,医护人员平时的工作就是这样,如今只是因为疫情展现得更明显一些。我们是医生,在这种大疫面前,义无反顾、责无旁贷是一种本能。”刘云说,希望尊医重卫的风气不仅现在有,以后也能持续下去。
北京协和医院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5位医护仍在坚守
北京协和医院医疗队的186名队员作为国家援鄂抗疫的一部分,2月初全面接管了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ICU,承担病情最危重患者的救治任务。由于对疾病的认识越来越深,救治和护理越来越精细化,医疗队先后救治的109位危重症病人死亡率明显下降,越来越多的病人脱离呼吸机。在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中,北京协和医疗队所在的ICU病房是呼吸机插管患者拔管成功率最高的病房。
4月15日,这支医疗队的大部分队员返回北京,但还有3位临床专家和2位护理专家留了下来,其中就有李太生教授。李太生是北京协和医院第二批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队长,也是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主任,他告诉记者,协和医疗队取得这样的成绩,除了严谨、求精、勤奋和“三基三严”的优良传统,护理团队功不可没,“像我这种年近花甲的人,经历过很多事情,却还是被她们感动到落泪了。如果没有护理团队的尽力尽心,光靠我们几个医生,绝对不可能有这么高的治疗成功率,也绝不可能得到党和人民的高度认可。这些护士有1/3是‘90后’,最年轻的姑娘才22岁,比我女儿还要小7岁。”李太生说:“对她们来讲,这次战斗将是人生的宝贵财富;对北京协和医院来说,她们是医院的未来。”
在北京协和医疗队负责的重症监护病房里,住着许多危重症患者,最多时病房里80%的患者要做俯卧位通气治疗。操作时要确保患者身上的管路没有反折牵拉,这需要娴熟的技巧和细节管理。大多数患者在进行机械通气治疗、持续药物镇静时,无法与人进行语言交流。但是,队员们依然将所有患者当作清醒者来对待,在进行每项操作前都会与患者沟通——“叔叔,现在给您吸痰,会不太舒服,咱们要坚持一下!”“阿姨,我给您擦擦脸、梳梳头发,躺在这里好多天了,咱们也要保持干净,美美地出院!” 大家坚信,每一个眼神、每一句鼓励的话都会传递给患者信心和力量,帮助他们重拾生的希望。
为了方便与患者交流,细心的队员特意准备了一个小小的写字板。有一段时间,护士们每天帮助一位进行无创通气的患者与家人视频。后来,这位患者在写字板上用歪歪扭扭的字写道:“工作中的你们都好美丽!”每一句亲切的话语,每一个轻柔的操作,患者都能感受到,并记在心里。
当得知自己将留守到最后时,李太生欣然接受了任务,接下来的日子,他还要在武汉继续指导危重症病人的治疗工作,以及为疑难病例进行会诊、督导等。“医生的战场就在病人床旁。看到一个个病人被从死亡边缘抢回来,那种成就感和自豪感,是我在武汉战斗最大的安慰。”他坦言,从最初面对病人不断离世的痛苦、无奈和压抑,到找到路子之后的希望,再到不断取得成功之后的喜悦……在武汉的短短两个多月,比他过去几年的人生体验都丰富。
如今,国内的疫情虽然告一段落,全球疫情形势却依然严峻。“对所有人来说,都应该珍爱、敬畏大自然。”李太生最后对记者说,就个体而言,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即便疫情消失,生活恢复平静了,也要继续保持。
【作者:董长喜 张 健来源:生命时报】
单位 | 发布量 | |
1 | 学生工作处 | 13 |
2 | 党委宣传统战部 | 11 |
3 | 急诊科 | 10 |
4 | 普通外科 | 9 |
5 | 护理部 | 8 |
6 | 医务处 | 6 |
7 | 心血管内科 | 5 |
8 | 临床技能培训中心 | 4 |
9 | 神经外科 | 4 |
10 | 党委组织部 | 3 |
11 | 离退休职工服务中心 | 3 |
12 | 团委 | 3 |
13 | 门诊部 | 3 |
14 | 后勤保障处 | 3 |
15 | 医疗保险管理办公室 | 3 |
16 | 小儿外科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