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色世界”中 探寻生命科学——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血液科60年辉煌发展之路
时间:2020-01-15 10:36:19   浏览量: 次
齐鲁医院血液科自1959年建科以来,已经走过了60年的风雨兼程,回顾这60年,血液科从无到有,诊疗技术以及研究水平从弱到强。2000年在该科室主任侯明带领下,针对血液学各亚专科进行分工,从而真正做到疾病诊疗和研究的“术业有专攻”。目前血液科的急慢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殖性肿瘤等相关疾病的诊疗技术长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尤其是侯明引领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诊疗更是成为了全国同行中当之无愧的“NO.1”。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如今的“齐鲁血液人”正走在一条飞速发展的道路上,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转化型研究平台,为建设“健康山东”而奋勇前行。
精益求精 只为追求“更专业”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每一位“齐鲁血液人”都深知这句话的含义。齐鲁医院血液科能有今天的成绩,并非是一蹴而就。
“1959年血液科正式建科,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建立了血液实验室,2000年之后根据发展细分了亚专科”……说起血液科的发展历史,该科室主任侯明如数家珍。他告诉记者,科室建设初期,在首位科室主任张茂宏教授的辛勤耕耘下,年幼的血液科得以茁壮成长。同时,因为张茂宏在国内较早开展显微镜下观察血细胞形态的实验而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肯定和尊重。
2000年,侯明担任该科室的主任。深受发达国家医学体系影响的他认为,由一位专家兼顾所有专业是不现实的,只有做到“术业有专攻”,才能让科室的发展走上正轨,与国际一流靠拢。在他的坚持下,该院血液病学科建立了健全的亚专科体系,包括出凝血疾病、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红细胞疾病、骨髓增殖性疾病/骨髓增殖性肿瘤、造血干细胞移植六个亚专科。在此基础上,血液病研究室对病房和门诊以及外院开展骨髓穿刺、细胞学、出凝血系列检查、白血病MICM分型等检查,特别是在慢粒白血病关键基因BCR/ABL的检测方面,更是走在全国的前列。因此,“细分亚专业”成为了齐鲁医院血液科在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记者采访得知,该科室的每一个亚专业都由科室内的一位“医生大咖”及其团队专门负责,纪春岩、侯明、刘传芳、徐从高、陈学良……这一个个在业内人士中耳熟能详的名字组成了齐鲁医院血液科“专家方阵”。
这是侯明与国外专家交流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因为这一“创举”,科室的全国专科排名始终名列前茅。
经过60年的发展,现在的齐鲁医院血液科已经拥有国家级领军人才1名,泰山学者特聘教授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名,山东大学二级岗教授4名,山东省卫生系统杰出学科带头人2名,山东省卫生系统中青年重点科技人才1名,山东省医学领军人才1名,山东省科技领军人才1名,泰山学者青年专家3名,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7名。现在,血液内科作为山东省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承担着山东全省乃至周边省份危重患者的紧急救治、会诊工作。同时,还担任着山东及周边省份继续医学教育工作,以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发挥了区域医疗中心的模范作用。
业内认可 学科享有国际名誉
每当说起血液病,业内人士总会提及《BLOOD》这份著名期刊。追根溯源,还是这份期刊的权威性与先进性,以及拥有的“行业指南”般的重要性。据统计,2003年之后,齐鲁医院血液科的医学专家们以平均每年在该期刊刊登一篇文章的速度,为其贡献了15篇专业文章。
其中,2018年1月,《Blood》评选出了“2017年最重要的TOP10论文”,侯明及其团队发表的题为《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在妊娠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管理中的应用》一文名列其中,他的团队针对使用IVIG、糖皮质激素治疗失败的患者,使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展现了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为妊娠期ITP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这是有史以来中国专家第一次获得此项殊荣。
2019年11月26日,侯明作为中国大陆唯一受邀专家参与制订的ITP国际共识更新 (Updated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report on the investigation management of 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在美国血液病学会主办期刊Blood Advances在线发表,该共识将对全球ITP诊治的进一步规范化、系统化起到重要指导作用。他表示,这次受邀参与国际工作组指南更新撰写,旨在借此向全球发出了ITP诊治的中国声音。
目前血液科已建立全国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平台,牵头组织10余项全国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参加20余项国际、国内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其中牵头完成3项,研究结果发表于血液学权威期刊《BLOOD》杂志,研究结果改写了中国ITP诊治指南。不仅减轻患者精神和心理压力,更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智能诊疗 助力临床诊断水平
为了满足血液病患者就诊需求,规范血液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路径,2019年4月28日,山东省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正式落户齐鲁医院,建立山东省血液病临床研究创新群体和研究团队,建设山东省血液病同质化智能诊疗和管理平台,开展以获取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为目标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为建设目标。
2016年时,一位安徽砀山的退休职工因为血小板不明原因减少慕名来到济南求助。他诚恳地对侯明说:“医生,我曾经在多家医院就诊,许多医生也告诉我这个病很难治愈。我相信您的技术,请您放心地按照您的诊疗思路诊治吧!”
侯明对病人的病情进行了缜密地分析,严格把关治疗方案。经过努力,病人的血小板渐渐上升。三次治疗之后,病人恢复了正常人的生活。
在采访中,侯明接听了一个来自江苏的求助电话。原来,一位江苏的患者被诊断为患有ITP,当地医院无法治疗,请求转入齐鲁医院血液科进行治疗。侯明介绍,由于齐鲁医院血液科治疗ITP的技术水平较高,前来医院就诊的ITP患者大都是外省病人。
“像这样的病例有很多,下一步,我们将利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来进行血液病的诊疗工作,通过智能诊疗模式还能让患者从基层就能解决治疗问题。”侯明说。
在山东大学指导支持下,齐鲁医院血液科深入贯彻国家“智能+”战略,推进医工融合和学科交叉发展,由齐鲁医院副院长,血液科纪春岩教授牵头,于2018年实现齐鲁医院和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的战略合作,正式成立“山东大学血液病智能诊疗联合实验室”,突破一批面向血液病诊疗的大数据分析关键技术,形成血液病诊疗大数据应用服务平台,为我国血液病诊疗信息基础数据资源和基础计算设施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储备。联合实验室成立以来,合作开发了全国首个血液病智能诊疗数据融合平台,血液病智能诊疗辅助系统,并且已经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血液科上线运行,系统开发阶段得到了国家卫健委统计信息中心领导的大力支持与肯定,为实现临床医学冲击世界一流水平做出了应有贡献。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60年来“齐鲁血液人”始终将刻苦钻研精神奉为座右铭,对于知识的探索和渴求,让他们始终走在国内同行前列。未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增高,他们将会面对更多的挑战,但是侯明说,他们也会始终不忘初心,将“救死扶伤”的职业责任贯彻到底。
【作者:李鹏 于莉娟】
单位 | 发布量 | |
1 | 学生工作处 | 14 |
2 | 党委宣传统战部 | 12 |
3 | 护理部 | 11 |
4 | 急诊科 | 9 |
5 | 医务处 | 8 |
6 | 神经外科 | 8 |
7 | 人事处 | 7 |
8 | 普通外科 | 6 |
9 | 小儿外科 | 6 |
10 | 心血管内科 | 6 |
11 | 教育处 | 4 |
12 | 科研处 | 4 |
13 | 后勤保障处 | 4 |
14 | 临床技能培训中心 | 4 |
15 | 小儿内科 | 4 |
16 | 神经内科 | 4 |
17 | 重症医学科 | 4 |
18 | 党委组织部 | 3 |
19 | 团委 | 3 |
20 | 门诊部 | 3 |
21 | 医师培训处 | 3 |
22 | 泌尿外科 | 3 |
23 | 老年医学科 | 3 |
24 | 检验医学中心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