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救治两例脑瘫患儿,微创精准治疗肢体痉挛
时间:2021-01-12 17:04:42   浏览量: 次
【本站讯】近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小儿神外专业组宫杰主任医师、王传伟副主任医师、王延召住院医师,在王建刚主任医师指导下,完成两例痉挛性脑瘫患儿的显微镜下椎板间入路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肌腱延长术、肌肉松解术。SPR技术是治疗脑瘫的经典术式,但显微镜下椎板间入路为院内首次开展。目前,两位患儿治疗效果明显,已顺利出院。
第一位患儿,男性,3岁11个月,主诉走路跛行、双足内翻1年余,1年前于外院行双足跟腱延长术,术后自行康复锻炼,治疗效果不佳;第二位患儿,男性,4岁9个月,主诉走路跛行、双足内翻3年余,无手术史。两位患儿入院查体都提示双下肢肌张力高、双髋外展外旋受限、伸膝受限、双足背屈和外展受限,双侧踝阵挛阳性,无脊柱畸形,双上肢无异常,智力正常。出院1-2个月后随访,第一位患儿目前已可以自如走路;第二位患儿刚刚拆除石膏,尚在后期康复训练中。
显微镜下椎板间入路SPR技术,是由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外科陈业涛教授首创,目前国内开展该技术的仅有少数医院,齐鲁医院位列其中,成为全国拥有该项技术的医院之一。学术界对于SPR手术基本上需要根据切断神经的范围打开相应节段椎板,对脊椎骨质有一定创伤;齐鲁医院神经外科小儿神外专业组本次开展的椎板间入路的SPR技术,不损伤任何脊椎骨质,创伤很小,同时显微镜与电生理结合,更精准地辨别分离神经根神经束,为脑瘫患儿带来更多福音。
图1. A. 术中体位与刀口设计;B.术前查体示下肢内八字、马蹄内翻足畸形;C. 术中显微镜下椎板间入路剥离脊神经根束并选择性部分切断
图2. A. 术后CT三维重建显示脊椎无损伤;B.出院后随访患儿行走自如
痉挛型脑瘫表现为肌张力增高、“折刀样”强直,典型病例表现为“剪刀状”步态、“尖足”踮脚尖、下肢“内八字”畸形等,以屈肌张力增高为主,四肢均可出现而下肢内收肌群为主,稍重者须在扶助下才能走路,严重者无法下地走路。上肢表现为肘、腕关节屈曲,持物困难。这类患儿,往往智力基本正常,但活动能力严重受限,带来极大的家庭负担和社会负担,对患儿的心理影响也十分巨大。此类脑瘫的干预重点在于最大限度地提高儿童独立完成日常功能活动的能力,并降低失能的程度,诊疗须从整体观出发,需要多学科团队合作,涉及神经外科、小儿外科、小儿内科、骨科、康复科等,解决医疗、心理、康复、护理等需求,家庭成员的参与也至关重要。其中,外科治疗在解决肌肉痉挛的基础上,同时做相应的肌腱松解、延长及畸形矫正,为患者术后康复训练创造了事半功倍的条件。手术包括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选择性周围神经肌支切断术(SPN)、肌腱延长、移位等。SPR及SPN手术,在电生理监测下选择性切断部分感觉神经,可显著改善肌肉痉挛,同时尽可能减少对肌力的影响。患者的治疗还需要康复医师参与,康复训练不可缺少。痉挛性脑瘫患儿,采取精准的外科治疗+术后针对性康复治疗,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也最为科学。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小儿神外专业是神经外科的一个亚专业,成立于2018年,宫杰主任医师任组长,通常将小于14岁定义为小儿神经外专业的治疗范围,目前开展了大量的小儿神经外科相关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神经管发育畸形、狭颅症、脑积水、颅脑外伤、颅脑出血、颅骨修补等疾病的诊治,同时与小儿内科、小儿外科、肿瘤科、康复科等多学科合作,小儿神经疾病患者可在齐鲁医院得到一站式诊疗服务。
【作者:王传伟 来源:神经外科 责编:李小诗 审核:刘艳】
单位 | 发布量 | |
1 | 学生工作处 | 14 |
2 | 党委宣传统战部 | 12 |
3 | 护理部 | 11 |
4 | 急诊科 | 9 |
5 | 医务处 | 8 |
6 | 神经外科 | 8 |
7 | 人事处 | 7 |
8 | 普通外科 | 6 |
9 | 小儿外科 | 6 |
10 | 心血管内科 | 6 |
11 | 教育处 | 4 |
12 | 科研处 | 4 |
13 | 后勤保障处 | 4 |
14 | 临床技能培训中心 | 4 |
15 | 小儿内科 | 4 |
16 | 神经内科 | 4 |
17 | 重症医学科 | 4 |
18 | 党委组织部 | 3 |
19 | 团委 | 3 |
20 | 门诊部 | 3 |
21 | 医师培训处 | 3 |
22 | 泌尿外科 | 3 |
23 | 老年医学科 | 3 |
24 | 检验医学中心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