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新闻

淋巴水肿专病门诊(手足外科)治疗一例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淋巴水肿患者

时间:2025-04-01 15:06:08 浏览量: 49

【本站讯】近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淋巴水肿专病(手足外科)门诊接诊一例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淋巴水肿患者。经过积极治疗,患者已顺利出院。

患者为一名72岁老人,宫颈癌术后5年,左下肢水肿4年,多地求医未果。来齐鲁医院就诊时,患者已是III期淋巴水肿,皮肤粗糙,纤维化明显,左下肢腿围是右下肢的2倍,足部Stemmer征阳性,Pitting征阴性。患者左下肢肿胀已经严重影响日常行走,因小腿肿胀导致膝关节屈曲困难。手足外科陈斌主治医师诊断为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淋巴水肿。住院后完善超声、核磁共振、ICG造影等术前检查,发现患者下肢淋巴管条件不佳,可见多个皮肤返流区,于小腿和大腿扎针后会从针眼处不断流出清亮液体。核磁提示有浅集合淋巴管可向上走行至小腿中段即停止,ICG造影提示足背可见淋巴管显影,但踝上至小腿无明显的淋巴管显影,均是皮肤反流区。

经过科室集体讨论,手足外科朱磊主任医师、许庆家副主任医师共同为患者制定了治疗方案,计划手术中行6个常规切口,尽可能多地吻合淋巴管。手术由许庆家、陈斌主刀,林俊豪主治医师、张虹主治医师辅助,两台显微镜同时工作,小腿及大腿同时手术,共做6个切口,吻合21根淋巴管。术后第二天患者左下肢消肿明显,足背及小腿皮纹出现,特别是足背,皮肤皱褶明显,Stemmer征转阴性。大腿内侧既往“疙瘩”较前明显缩小,小腿皮肤如同减肥后效果,非常松弛,膝关节屈曲不再困难。患者出院时再次测量腿围,发现整体较术前缩小,周径变化最大处较术前缩小8cm,患者非常满意。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2.5亿人患有淋巴水肿,其中约一半是继发性淋巴水肿,常见于肿瘤治疗后、创伤、感染或放射治疗后。中国淋巴水肿患者超过1000万人,每年新增患者超过10万人。淋巴水肿是高致残性疾病,未经及时治疗可能导致进行性组织纤维化、脂肪沉积,甚至转化为恶性病变。此外,还可能引发丹毒和蜂窝组织炎等严重感染。淋巴水肿的患者会产生肢体肿胀、皮肤变化(如粗糙、增厚、炎症和溃疡)、沉重疼痛、功能障碍(如灵活性下降、行走困难)等症状。如果下肢主要的集合淋巴管受阻,最早期以足背肿胀多见,逐渐向近心端蔓延。可能由于重力的关系,下肢水肿一旦发生,多呈进行性加重,可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发生肢体增粗,皮肤纤维化,皮肤迅速变得坚硬、粗糙,所以建议淋巴水肿患者尽早治疗,不要拖延。

【作者:陈斌 来源:骨科 责编:尹璐 审核:王磊】

单位排行 根据3月新闻发稿量进行统计

单位 发布量
1 学生工作处 17
2 党委宣传统战部 11
3 护理部 11
4 医务处 9
5 普通外科 9
6 整形美容烧伤科 7
7 器官移植科 5
8 重症医学科 5
9 纪委、监察处 4
10 教育处 4
11 后勤保障处 4
12 健康管理中心 4
13 手术室 4
14 科研处 3
15 保卫处 3
16 消化科 3
17 小儿内科 3
18 血液科 3
19 耳鼻咽喉科 3
20 口腔科 3
21 中医科 3
22 急诊科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