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摘编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媒体摘编

【人民网】探访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人工心脏”移植的现实与未来

时间:2022-11-28 14:52:00   浏览量:

在科幻电影中,“机器之心”已被写入人类的未来。在体内植入一颗“人工心脏”,也在从科幻成为现实。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血管重构与功能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张运和他的团队为52岁的老马成功安装了“人工心脏”,给这位病人带来了重获新生的希望。

在医学发展的征途中,仍有许多的生命之谜等待探索和破解,但对于在黑暗世界中挣扎的病人来说,仍有一群人,在用“医者仁心”为他们点燃夜空中的那片星光。

一名患者的生死边缘

10月11号,对于在生死边缘挣扎的老马来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日子。这一天,他接受了齐鲁医院首例左心辅助装置植入手术,成功换上了一颗“人工心脏”。

术后二十几天,在齐鲁医院心内病房的走廊上,老马已经可以独立地走路、锻炼,进行恢复训练。“他还跟我说,出院后要帮我干活、挣钱。把此前拉的饥荒还上。”妻子欣慰地说。

在此之前,这是老马想都不敢想的奢望。

作为一名病史长达十年的扩张性心肌病中晚期患者,老马在9月16日被送到齐鲁医院之前,长达半年时间,已经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心衰、恶性心率失常反复发作,整天只能在床上躺着,睡觉都不能平卧”,随时有猝死的危险。

去年初的时候,老马曾在北京做过ICD植入(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但心功能还是很差,住院频率越来越高,生命的阴影像乌云一直笼罩在整个家庭的上空。

“患者属于非缺血性心肌病,心肌细胞有问题导致一些纤维化、心脏坏死,慢慢心脏衰竭开始扩大。”张运介绍,“长期以来,心力衰竭都是全球医学的重大挑战,特别是晚期心衰,已有药物和心率控制器械难以逆转病程进展。”

今年6月23日,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并解读了2021版《中国心血管病健康和疾病报告》。报告指出,我国心力衰竭患者高达890万人,其中大约有4%会发展为重症。心力衰竭已经成为心内科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

心脏移植是心力衰竭的最佳治疗方法,但受供体和技术限制,据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公众号今年2月发布的《人工心脏技术的历史发展及国内外技术现状》一文中称,“每年全球心脏移植手术量约为5000台,我国每年心脏移植手术量约为500-600台”。

许多患者在等待供体的漫长过程中不幸去世——这也是医学界孜孜以求研制人工心脏的强大动力。

近年来,人工心脏的左心辅助装置,作为治疗终末期心衰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开始进入我国的临床试验,给心力衰竭患者带来了重获新生的希望。

张运院士团队在查房。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供图

“人工心脏”的前世今生

人工心脏被称为“医疗器械皇冠上的宝石”,作为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显著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的新的、现实可得的治疗手段,它的原理到底是什么?

张运对此做了形象的解答:“我们平时所说的人工心脏主要是指心室辅助装置,在病人左心室开一个管子出来,把血抽到机器里,机器高速旋转把大部分血打回另外一个连着主动脉的管子,这个环路把左心室短路了,大大减轻了心脏负担。”

人工心脏移植手术本身就复杂、难度高、风险大,从终末期心脏疾病导致的心力衰竭的系统性精准诊断、治疗再到术后监护的全程管理,对于治疗团队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

“患者入院以后,在积极内科治疗的基础上,我们做出了移植‘人工心脏’的医学评估,病人家属非常配合,在心外等科室支持下,我们最终顺利为老马完成了人工心脏的植入。”齐鲁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杨建民说。

老马的“人工心脏”大概3公斤,被固定在左心室的心尖上,一条连接着“人工心脏”的导线,一头连到体内,一头连着体外的“充电背包”。

心脏跳动需要随时随地都有能量供应,人工心脏必须靠外源性的电源供给能量。据张运介绍,“人工心脏”有外接电源,老马晚上睡觉时可直接使用交流电进行供电,当外接电源意外停用或患者需要户外活动时,备用电池就会立即启动保障“心脏”正常运行。

对患者来说,除了不能泡澡、游泳,一般的日常活动基本都能做到。

作为复杂精密的医疗器械,人工心脏的研发经历了漫长的阶段。“第一代机器造得很大,病人要坐在旁边,时刻不能离开。随着科学技术进步,体积越来越小,将来如果出现无线充电,就可以安到体内了,足够小的话,放在皮下,像起搏器一样,那就对生活毫无影响了”。

如今,老马的各项指标在手术后都有了极大改善。但完成手术并顺利出院,并不是科学的终点,就“人工心脏”移植这一领域来说,还有更多的现实与想象空间。

“人工心脏”移植手术中。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供图

“解决病人的问题是最大的意义”

此次,齐鲁医院由心内科主导进行系统性精准诊断和治疗并开展人工心脏的移植,在全国尚属首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也标志着对晚期或终末期心衰的全程管理居于国内领先水平。

对此,张运表示,“最重要的意义是,我们觉得对病人有意义,解决病人的问题是最大的问题。”

“心肌病患者有一个特点是相对比较年轻,但病情发展到最后导致身体和精神一塌糊涂,家庭经济一塌糊涂。我们看着也很痛心。”

据了解,目前人工心脏主要有三方面临床应用:一是作为心脏移植的过渡,为患者等到合适的供体之前争取更多的时间;二是为急性心衰患者提供短期替代支持,待心脏功能恢复后撤除;三是为终末期心衰患者提供长期替代,支持患者携带人工心脏长期生存。

近年来,中国的心血管疾病研究和临床水平已经达到世界前列,人工心脏研发进展迅速。不过,虽然其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市场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普及率仍然不高。

据相关媒体报道,到目前为止,国内植入人工心脏的病例仅一百余例。除了获批产品数量稀少以外,价格高昂也是重要原因。

“人工心脏的使用成本高昂,即使是适合接受人工心脏植入手术的心衰患者,很多由于常年住院,负债累累,家庭的经济已经不堪一击了。”张运说,“目前的价格是60万,将来,随着产品的充分竞争,或者把人工心脏移植纳入医保报销,对患者来说都会是极大的缓解。”

在《勇敢的心》这本记录心脏科学发展的书里,作者写下了心脏移植手术患者托尼·哈曼斯的描述:

“那是11000多天延续的生命,11000多次早餐,11000多次夜晚里香甜的睡眠,11000多个美丽的清晨。”

在今天看来,这也是众多走出病房的心衰患者即将重新拥有的不平凡的生活。

神奇的是,目前在临床上观察到,一部分心衰终末阶段的患者在接受人工心脏植入后,自身的心脏可以逐渐得到康复——这种心脏功能的逆转性康复,虽然发生率极低,但意味着有望摘下人工心脏,重新启用自己的心脏。

在医学发展的征途中,还有许多的生命之谜等待探索和破解,但对于在黑暗世界中挣扎的患者来说,仍有一群人,在用“医者仁心”为他们点燃夜空中的那片星光。

https://sd.people.com.cn/n2/2022/1109/c364532-40187224.html

单位排行 根据11月新闻发稿量进行统计

  单位 发布量
1 党委宣传统战部 17
2 医务处 9
3 学生工作处 8
4 护理部 8
5 心外科 7
6 临床技能培训中心 6
7 医师培训处 5
8 医疗保险管理办公室 5
9 普通外科 5
10 急诊科 5
11 国际合作交流处 4
12 神经内科 4
13 神经外科 4
14 团委 3
15 院长办公室 3
16 人事处 3
17 门诊部 3
18 妇产科 3
19 血液科 3
20 耳鼻咽喉科 3
21 重症医学科 3
22 手术室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