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地书】(十三)我要做女儿心中的战士
时间:2020-02-11 10:19:34 浏览量: 1028次
下面是女儿写给妈妈的《想写你的名字》:
想写你的名字
人类因病毒渺小,又因爱变得坚不可摧。——题记
想写你的名字,却又不知由哪一笔写起。
你的名字,是“戈”,是最强有力的武器。团圆时刻,一声号召,数千名工人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温馨奔赴建筑工地;医务人员回到岗位, 随时待命;各地无名英雄捐赠口罩放下就跑;海外留学生四处购买口罩,支援祖国……。疫情突然,但每个人都有足够的意志力和决心,各司其职,战胜疫情!
你的名字,是“止”,是阻止一切侵害国家安全利益的行为,是奋斗抵抗,从未止步。一张张前线医务人员“战士”的照片传到网上,他们的脸上,是深褐色的黑眼圈,是一道又一道深深的压痕,但还有看到患者痊愈出院时,发自内心的笑容。各地捐赠的物资,支援前线的医务人员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武汉。的确病毒无情,在人间肆虐,但人间有情,我们有信心使它止步。
你的名字,是“氵”,是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众志成城,一心抗议。“三”代表的是多,指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多方调配,星夜驰援火神山;勇敢逆行,面对疫情义无反顾;多措并举,全面助力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建二局保证不窝工,保证质量,保证速度!”,“我上”“我去支援武汉!”,…… 一声声保证创造了十天建成火神山医院,成千上万医务人员支援武汉的奇迹,展现了“中国速度”,“中国精神”。
你的名字,是“又”,是战胜疫情,重返祖国欣欣向荣。万众一心,永不言败,所有人尽好自己的职责,全力以赴,绝不退缩,共克时艰,共度难关。这个“冬天”有点漫长,但是“春天”总会到来,我们总能等到摘下口罩看樱花的那一天。
你的名字,是“戈”,是“止”,是“氵”,是“又”,是“武汉”, 是战士们出征前在请愿书上一笔一划写下的字。
我想写你的名字,以“中国速度”为笔,“中国精神”为墨,缀上祖国大好河山,邀君共赏!
【作者:山东援鄂医疗队队员、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主管护师于书卷的女儿】
以下是妈妈对第二封信的回应:
我要做女儿心中的战士
2001 年参加工作以来,我就和“呼吸”有了不解之缘,经历了2003 年的非典,2009 年的甲型 H1N1 流感,2013 年的 H7N9,一路 走来,使我积累了丰富的防护救治经验。
2020年年三十接到报名支援武汉的电话,我特别激动,虽然爱人有些反对,但在我耐心的劝导下,爱人还是很支持我。因第一批、第二批名额有限,我没能如愿加入到抗击一线的队伍中。前方一线同事们的一举一动时刻牵动着我的心,我竟然出现了失眠,“我要去前线,去前线和同事们一起战斗”,这种声音时刻在我脑中浮现。我再次跟领导沟通,表达了我想去前线的想法。
2020 年 2月 1 号下午 4 点,护士长通知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又要派一批医疗队支援武汉,我毫不犹豫地说,“我去”,就这样我很荣幸加入了第三批援鄂医疗队,这对我来说又高兴,又有点担心,毕竟这次疫情很严峻,我最放心不下的是我的女儿,她今年中考,这也是她人生中第一个重要的考试,我不能陪在她的身边,终究有点不忍。接到通知后,我忐忑的回到家,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女儿,她不但没有反对,还特别支持我,我很欣慰,女儿长大了。女儿陪我准备各种生活物品,唯怕我落了什么,还手把手的教我用手机备忘录记录重要事情,提醒我多休息,多喝水,做好个人防护,我在她眼里就像个“孩子”,她就像个“大姐姐”,有你,妈妈好幸福!
在到达武汉第二天,姑娘给我写了一封信“做一盏平凡”,妈妈要向你写的一样,去做一盏平凡,尽力做好平凡的事,在疫情前线定会在防护好的前提下救治更多的患者,等春暖花开陪你摘掉口罩看樱花。
你的第二封信妈妈也收到了,我要做你心中的战士。病毒无情,在人间肆虐,但人间有情,我们有信心使它止步,孩子,等妈妈回家陪你一起画祖国大好河山!
【作者:山东援鄂医疗队队员、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主管护师于书卷】
单位 | 发布量 | |
1 | 学生工作处 | 17 |
2 | 党委宣传统战部 | 11 |
3 | 护理部 | 11 |
4 | 医务处 | 9 |
5 | 普通外科 | 9 |
6 | 整形美容烧伤科 | 7 |
7 | 器官移植科 | 5 |
8 | 重症医学科 | 5 |
9 | 纪委、监察处 | 4 |
10 | 教育处 | 4 |
11 | 后勤保障处 | 4 |
12 | 健康管理中心 | 4 |
13 | 手术室 | 4 |
14 | 科研处 | 3 |
15 | 保卫处 | 3 |
16 | 消化科 | 3 |
17 | 小儿内科 | 3 |
18 | 血液科 | 3 |
19 | 耳鼻咽喉科 | 3 |
20 | 口腔科 | 3 |
21 | 中医科 | 3 |
22 | 急诊科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