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摘编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媒体摘编

新时报 疫线日记|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牛艳华: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时间:2020-02-17 21:19:15 浏览量: 1048

时间:2020.2.17

地点:湖北武汉人民医院东院区

手记者:山东第五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外科专业主管护师牛艳华

来武汉后总感觉应该写点什么,但不知从哪里开始,因为感触很多。

今天下班走出医院,雪一直下,而且雨夹着雪,天气特别冷。我把手伸向空中,接住几片雪花,可是还没等我把它们抓住,它们已在我掌心化作雨水悄然溜走。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南方的雪,而且是武汉的雪。

作为齐鲁医院第四批医疗救援队的一名护士,已经是来到武汉的第十天,从开始的焦虑不安,到镇静自若,繁忙而又充实的工作。记得刚来的第一天,因为对工作环境和患者不熟悉,有一些忙乱,但在前期同事们的指导下,逐渐适应这里的工作。虽然上岗前已经参加各种培训学习,但是首次进隔离病房还是很紧张。初次实战,戴好帽子,口罩、护目镜、三层手套,防护服,有点透不过气来,而且视野严重受限,这让我更多的是对先行者的敬佩和对未来工作的期许。虽然也会有些紧张,可当这身衣服穿在身上时,责任心让我忘了所有的担心和害怕。

我们平时每天下班都是坐大巴车回酒店。但是今天晚上工作有点忙乱,交完班后一看时间,和同事百米冲刺速度跑到班车点,还是错过了20:30的班车。这意味着得再等一个多小时才能有下一班车回酒店休息,我和同事站在马路边,心情就如同这天气一样糟糕。不过幸运的是,正巧赶上上海复旦大学医疗队的大巴车,司机看到我们在路边焦急等待。问明原因后,二话没说,“上车,我送你们回酒店!”那一刻的心情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在这样特殊的时期,特殊的地点,无论是乘车的医护人员还是司机,一句简单的问候,都让我觉得在这个雨雪交加的夜晚倍感温暖,不再寒冷。我们戴着口罩,看不清对方的表情,但是我们用言语和眼神互相鼓励。虽然我们只有一面之缘,还是想由衷地说声:“师傅,谢谢您”。

您让我们这些医护人员知道,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就是武汉,虽然它“生病”了,但是大家义无反顾,团结、努力,没有逃离,没有退缩。当大巴车冒着雨和雪在路上疾驰,看到空荡荡的街头,我的内心十分复杂。大街小巷到处张贴着为武汉加油呐喊的标语。我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全国人民齐心协力下,我们定会打赢这场防疫阻击攻坚战,我相信在“痊愈”后武汉春天的阳光一定特别灿烂。

待到春暖花开时,我希望不是作为一个医护工作者来这里,而是和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一起走进武汉这个美丽而有底蕴的城市。以前不想出去旅游,就是觉得哪儿都是人,人山人海,可是现在反而格外怀念这种景象。

我深深地吸了口气,给自己加油,给武汉加油,给中国加油。我们每个人都在努力,我们一定可以战胜疫情,不为别的,就为了恢复这熙熙攘攘的繁华盛景。

新时报记者:孙镇镇

通讯员:王文斐

编辑:常萌

校对:亓鹤桥

https://detail.jinantimes.com.cn/c-userportal/news/detail?newsId=T6ca45f5c17314c5ea307d8529e609f07&uid=11710&isShare=1&from=groupmessage

【来自:新时报 2020.02.17】

单位排行 根据3月新闻发稿量进行统计

单位 发布量
1 学生工作处 17
2 党委宣传统战部 11
3 护理部 11
4 医务处 9
5 普通外科 9
6 整形美容烧伤科 7
7 器官移植科 5
8 重症医学科 5
9 纪委、监察处 4
10 教育处 4
11 后勤保障处 4
12 健康管理中心 4
13 手术室 4
14 科研处 3
15 保卫处 3
16 消化科 3
17 小儿内科 3
18 血液科 3
19 耳鼻咽喉科 3
20 口腔科 3
21 中医科 3
22 急诊科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