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烟专栏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控烟专栏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 中国的禁烟成绩使大众获益

时间:2017-09-14 18:36:09   浏览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昂扬奋进,砥砺前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这些成就不仅带给了广大人民群众满满的获得感,也让在中国生活着的外国人,深刻地感受到了现代化的中国的巨大变化,也在中国生出了不小的获得感。

在喜迎党的十九大的日子里,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客户端将特别推出“砥砺奋进的五年·听老外晒获得感”专题报道栏目。我们将采访近30位在中国的外国人,其中有跨国公司老总、国际机构的工作人员、留学生、大学教师等,倾听他们在中国的收获,用视频、文字、照片等展现他们眼中中国的巨变。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 中国的禁烟成绩使大众获益

在北京街头,如果你看到一个戴个头盔、骑一辆蓝色的世界卫生组织自行车的外国人,那很可能就是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博士。这位曾经获得医学流行病学的博士学位的医生在中国7年,被人亲切地称为“控烟施大爷”。

今年58岁的施贺德博士穿行在北京大街小巷,推广“健康生活、绿色出行”,从预防艾滋病到北京控烟,乐此不疲。他说,行动永远比语言更有力量。

今年7月,施贺德博士应邀接受经济日报记者独家专访,并专门在日内瓦世卫组织总部的录音棚里为经济日报做了视频报道。

我是世卫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Bernhard Schwartl?nder)。我已在中国七年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的朋友梅梅今天可以在室内呼吸到干净的空气了。

工作在中国是莫大的荣幸,也充满着新奇。中国有着5000 年的历史,有着丰富的传统、生动的历史,周围有着不少最具创业精神的人。

在国际卫生领域工作,也能在中国见到不少绝顶聪明的人。我们的职责就是把一些绝顶聪明的人联络起来,跨越世界各国都能见到的不同政府部门的分隔,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中国方法。

我想讲一个故事作为一个例子,让我们在中国的所见所闻给大家一些启发。

这是一个名叫梅梅的女孩的故事。

三年前的2014 年,梅梅10岁,住在北京这个有着2000万人口的城市。梅梅像其他80%的中国孩子一样,经常暴露在二手烟的致命烟雾中。

她的父亲和爷爷是烟民——中国每两个成年男性中就有一人吸烟。她每天走路上学,中途同爷爷奶奶停下来买煎饼,身边路过的一拨儿一拨儿的年轻人都在吸烟。

放学后她去妈妈工作的商店,店内店外都一直有人吸烟,让母女两人暴露在致命的二手烟中。然后一家人在附近的饺子馆吃顿便饭,伴着醋和辣椒的气味,还有二手烟雾。室内空气甚至比室外空气更有害,给梅梅和其他用餐客人带来更大的健康风险。

回到家后梅梅准备睡觉,这时她可能会再次吸入二手烟,因为她父亲又开始吸烟了。梅梅那年10 岁,中国的一些孩子正是在这个年龄开始尝试吸烟的。

然而这一切,都在2014年发生了转机。同样是在2014年,我致信北京市卫生局长,支持他们起草无烟条例的行动,并鼓励他们通过公共场所100%无烟的条例,因为100%无烟条例比留有漏洞的条例要更易执行。

时间快进到2017年。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政府的有力支持,北京实施100%无烟条例,开展了强有力的宣传工作,条例获得成功执行。

现在14岁的梅梅,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学校周围不再允许售卖烟草产品,成功的控烟工作有效地切断了烟草的潜在影响。

梅梅的母亲仍在商店工作,梅梅放学后仍会去商店找妈妈,但现在她们不必再被迫吸入有毒烟雾了。晚上吃饭的餐馆也如此,她们现在可以自由呼吸干净的空气了。

家里甚至也发生着变化。随着父亲的工作单位成为无烟场所,他更多地意识到二手烟的危害以及给家人带来的风险。他不再在室内吸烟,而是到院子里吸烟,并且首次谈到要戒烟。90%以上的北京市民、包括吸烟者都支持无烟立法,梅梅的父亲也是其中之一。

正是由于上述明显变化,让梅梅不再成为中国每年因二手烟死亡的10万人中的一员。

过去几年中,北京和中国另外两个一线城市成功地通过了公共场所100%无烟立法。但我们的故事还没结束。我们代表处正在与中国优秀的控烟机构合作,坚定地相信中国最终将通过全国无烟条例。那时,不仅是梅梅和北京、上海、深圳的6000万居民,而是全中国的梅梅、全中国的14亿人民,都能享受无烟的未来。

来源:经济日报

单位排行 根据11月新闻发稿量进行统计

  单位 发布量
1 党委宣传统战部 17
2 医务处 9
3 学生工作处 8
4 护理部 8
5 心外科 7
6 临床技能培训中心 6
7 医师培训处 5
8 医疗保险管理办公室 5
9 普通外科 5
10 急诊科 5
11 国际合作交流处 4
12 神经内科 4
13 神经外科 4
14 团委 3
15 院长办公室 3
16 人事处 3
17 门诊部 3
18 妇产科 3
19 血液科 3
20 耳鼻咽喉科 3
21 重症医学科 3
22 手术室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