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医院130周年:打造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刷新齐鲁医学新高度
时间:2021-01-15 15:30:15   浏览量: 次
大胆探索,敢为人先:创造众多“全国第一”、“世界领先”的重大突破
秉承“关爱生命、救死扶伤”的宗旨,胸怀“广智求真、博施济众”的理念,遵循“医道从德、术业求精”的院训,130年来,一代代齐鲁医院人大胆探索、敢为人先,创造了众多“全国第一”、“世界领先”,取得了多项医疗技术重大突破。
1921年,于复新发明诊断梅毒新方法“环状沉淀试验”;1930年,尤家骏在国内率先做头颅浅部霉菌的分类和鉴别;1934年,侯宝璋编著中国第一部病理学专著《实用病理组织学》;1942年,郎健寰、孙鸿泉成功进行了国内首例全喉切除术,并开国内食管发音先河;1947年,赵常林在国内领先开展麦氏截骨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用肌腱移位术治疗婴儿瘫后遗症。
1950年,于伟良在国内最早报告新生儿Rh问题及换血术;1958年,青年医师杨仁中创制了中国人工喉,建立了我国第一个语言康复基地;1958年,江森对子宫颈癌根治术术式进行了改进,并首创腹外淋巴清扫术;1975年,王天铎在国内成功实施首例“全喉切除再造术”;1984年,张运首先在国际上提出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技术定量诊断瓣膜性心脏病的四个全新模式和计算公式;1991年,小儿内科沈柏均成功完成世界首例异基因无关供体脐带造血干细胞移植;1999年,由心外科宋惠民主刀的省内首例原位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手术获得成功;
2001年,周瑞海发现人心、脑特异表达新基因;2004年,国内年龄最大“换心人”在齐鲁医院成功手术获得新生;2005年,国内首家心脏远程监护中心在齐鲁医院开诊;2006年,成功实施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开创了我国糖尿病治疗的新途径;2010年,普外科在全国率先开展序贯肝动脉、门静脉栓塞技术用于极限肝切除术;2016年,医院组织13个学科的30余名专家联合施救罕见贯通伤患者取得成功;2018年,多学科协作成功完成“中国第一胖”减重手术;2020年,张运院士团队发现高频超声测量颈动脉内膜厚度的新方法和早期诊断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新技术……
这些医学成就,不仅是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历史的见证,更是医院高速发展的缩影。前沿终究会被后来者赶超,但不变的是齐鲁医院人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可贵精神,是他们攻坚克难、守护人民健康的崇高信念。在2019年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山东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综合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牵头和主体建设单位之后,医院又开启了新征程,向着更加高精尖的医学迈进。
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构建医联体,提高疑难急危重症诊治能力
当前,国家医改已经步入攻坚阶段,大型三甲综合性医院需要更多承担起疑难危重症研究与诊疗的重要使命。为此,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确立了国家区域医疗中心“1·30”建设模式,即打造一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用十大支撑平台厚植基础,以十大建设机制为创新动力,培育十大诊疗体系高峰。
目前,覆盖心血管疾病、神经疾病、急诊医学、消化疾病、康复医学、妇产科学、肿瘤医学、老年医学、五官医学、代谢性疾病的十大诊疗体系已经形成优势专科集群,“山多峰高”的高水平学科体系已经初露峥嵘。
今年八月初,由该院医务处牵头推进、大内科主办的《病例大讨论》活动正式拉开序幕。这是学科之间、理论和实践之间联系的重要平台,也是提升医疗质量的重要举措。超过1.2万人通过网络在线观看了此次病例讨论。
在提升疑难危重病例救治能力的同时,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近年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持续推进分级诊疗,畅通双向转诊工作。
一方面,积极构建紧密型医联体,鼓励临床科室组建专科医联体,规范双向转诊程序,重点畅通慢性期、恢复期患者向下转诊渠道,逐步实现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之间的有序转诊。另一方面,建立了国内先进的网络医学中心和心脏远程监护平台,其中心脏远程监护中心服务覆盖省内11省市,联网800多家各级医院,为医联体内患者提供高效、高质的医疗服务。
目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经在省内签约77家分级诊疗协作医院,济南市16家分级诊疗协作网初步建成落地,效果初显。
改革管理,提高质效:优化流程,改善医疗服务和患者就医体验
改革是医院第一发展动力,只有从体制机制上大胆改革创新,坚持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并举共进,才能永葆医院发展活力。
针对患者住院难的问题,医院采取综合措施加快病床周转,优化住院流程和收治病种结构,优先收治疑难急危重症患者,加强急诊留观患者管理,畅通转院、转科绿色通道。尤其是在常态化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下,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医院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智慧化水平,“让信息多跑腿,让患者少跑腿”,简化和优化流程,充分保障患者权益。
为了缩短手术患者住院时间,在提前通知住院手术病人做好住院前准备、住院后可以尽快开展相关治疗的同时,通过规范流程和适当延长相关科室工作时间等措施,加快完成术前病人必需的检查、检验,减少患者术前等待时间;对术后患者实施ERAS创新管理模式,加快患者康复。
同时,医院制定了《关于加强首台常规手术准时开台和手术安全核查管理的规定》,加强对手术的监管力度,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奖惩措施,及时公布相关检查结果,从而提高手术台利用效率,加快手术周转,保障手术患者安全。截至8月底,首台常规手术准时开台率已达到99.30%。
对于超长住院日患者,制定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超长住院日患者管理办法》,明确超长住院日的定义为住院时间超过30天,或虽未超过30天但超过上一年度该科室平均住院日的2.5倍的住院时间。要求临床科室严格执行医疗核心制度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临床诊疗指南和住院患者管理相关规定,做好超长住院日患者管理,定期开展病例讨论,及时分析原因,持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医院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把改善医疗服务和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作为重点工作常抓不懈;充分发挥公益性,勇于承担社会责任,通过全力推进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急危重症医学方向)建设,不断提高疑难急危重症患者诊疗水平,全面打造“防、诊、治、康”的医疗服务体系和服务机制。2019年,医院获得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健康报社联合评选的“改善医疗服务创新医院”荣誉称号。
抗击疫情,健康扶贫:组派4批援湖北医疗队抗击新冠肺炎,救治患者751人
在日常医院诊疗工作之外,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勇担社会公益职责,积极参与公共突发卫生事件的应对。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组派4批援湖北医疗队全力开展危重症患者救治工作,共救治患者751人(其中重症、危重症患者共计164名),治愈率、好转率等医疗指标均达到预期效果。并发布援湖北医疗队《医护工作手册》《感控与护理管理手册》《武汉方言实用手册》,圆满完成了国家任务。医院第四批援湖北医疗队领队费剑春被授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在援助湖北的同时,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积极参与山东省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医疗救治专家组工作,派出7批次累计17名专家常驻省内各定点医院指导开展医疗救治工作;制定并向全省推广《新冠肺炎防控整体方案》,在学术期刊发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策略与实践》,同时发布了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医院感染防控措施。
在健康扶贫方面,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工作要求,2016—2020年,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定点对口帮扶陕西省清涧县人民医院,帮助该院顺利通过二甲等级评审,转诊率降到10%以内,属于名副其实的“造血式”帮扶;先后派专家赴重庆市武隆区人民医院、重庆市云阳县人民医院开展“组团式”医疗帮扶工作。
在山东省内,根据山东省卫生健康委部署,2016-2018年对口支援医院7家,2019-2022年对口支援医院4家,包括夏津县人民医院、禹城市人民医院、菏泽市定陶区人民医院和临清市人民医院,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热烈欢迎。
站在新起点,阔步新征程,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刻护佑人民健康,不断冲击世界医学高峰。
单位 | 发布量 | |
1 | 党委宣传统战部 | 16 |
2 | 医务处 | 11 |
3 | 学生工作处 | 11 |
4 | 急诊科 | 10 |
5 | 护理部 | 9 |
6 | 医师培训处 | 9 |
7 | 教育处 | 6 |
8 | 团委 | 5 |
9 | 科研处 | 5 |
10 | 门诊部 | 5 |
11 | 后勤保障处 | 5 |
12 | 小儿内科 | 5 |
13 | 小儿外科 | 4 |
14 | 信息网络中心 | 4 |
15 | 妇产科 | 3 |
16 | 神经内科 | 3 |
17 | 肿瘤内科 | 3 |
18 | 老年医学科 | 3 |
19 | 重症医学科 | 3 |
20 | 检验医学中心 | 3 |
21 | 保卫处 | 3 |